企业荣誉
您当前位置:亿达滑模 > 技术创新 > 浏览文章技术创新

混凝土保护剂研究背景

日期:2015-1-21 10:00:46 来源:转载 浏览数:
 
分享到:

提高混凝土结构耐久性已成为土木工程界科技工作者研究的热点和难点课题。目前普遍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路线,但“高性能混凝土易开裂”的特点造成结构耐久性难以保证,只有在特殊环境下根据需要在混凝土结构表面做防护层[1,2]。国内外实践证明,适时进行“混凝土表面防护”是提高结构耐久性的一种简便易行、经济性好的措施。
混凝土表面防护是指能够对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起到保护作用并提高其耐久性能的一种技术措施[3]。当前国内外混凝土表面防护的应用范围主要是:
1)结构运行中维修困难的部位。这样可以提高耐久性,延长维修周期,降低运营成本,如加拿大Ontario 桥、丹拉高速海河大桥主塔。2)接触腐蚀性介质的混凝土部位。如北京地铁5 号线宋家庄站附近地下水有腐蚀性,盾构管片外弧面通过防护将起到防水防裂防腐蚀作用,提高耐久性;又如,高速公路和城市环路隔离墩、路缘石等频繁接触化冰盐部位。3)重要结构和部位。如预应力梁、板结构变形缝处通过防护可减少冻溶和盐冻破坏。4)损坏结构的维修防护。
目前国内外用于混凝土表面保护的材料主要有三大类(无机硅、硅烷类和有机共聚物),针对不同的使用环境,应选用不同功能的保护材料。保护材料的生产企业一般都有针对材料自身的性能要求,但涉及耐久性能方面的指标则很少,在这方面的研究也不多。保护材料涂刷后对混凝土耐久性的提高程度还是未知数。前期研究表明,混凝土的耐久性的关键指标为吸水率变化、抗Cl-渗透性能、抗碳化性能、耐污染性能[4]。因此,笔者重点研究三大类保护剂对混凝土上述性能的影响,以此综合评定混凝土保护剂对混凝土耐久性的影响。
 

相关阅读

上一条:埋置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PCCP)设计

下一条:混凝土面板坝的修理技术